婴幼儿的皮肤护理 常识篇(Ⅰ)
2023-02-13 撰稿人:fq
由于婴幼儿的皮肤在构造和功能上还未发育完全,所以比大人的皮肤来得脆弱和敏感,感染的机会也相对增多。以下列举一些0~3岁婴幼儿最常患的皮肤疾病、治疗方式和照顾之道,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痱子又称汗疹,是由于汗液排泄不畅阻留于体内引起的汗腺周围发炎。小儿多发生在面部、颈部、躯干、大腿内侧、肘窝处。
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型:
晶痱(俗称白痱子);
红痱子(红色汗疹);
脓痱子 这三种类型均可引发感染;
小孩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由于婴幼儿没有照顾自己皮肤的能力,对于皮肤的不舒服,如痒、痛等也只能用哭、躁动来表示,因此细心的观察并细心的照顾他的肌肤便成为父母应该的责任,婴幼儿的肌肤构造和成人略有差异,加上排汗皮脂腺分泌功能等尚未完成,所以比起大人皮肤来得脆弱和敏感,照顾方法也略微不同,以下列举一些常见之疾病和照顾方法。
尿布疹:大部份尿布疹是由于尿液水长期使臀部总处于潮湿和尿便污染的状态从而造成,但也有許多小朋友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因此父母不可乱擦市售药膏,不但有时没效,反而會加重感染。勤换尿布保持干爽是保养之道,而治疗一定要找专业皮肤科医师诊室。
痱子(汗疹、湿疹):婴幼儿的排汗功能较差,汗水比较容易阻塞,因此特別容易张痱子,尤其在皮肤褶皱部位或是肥胖之小孩,保持涼爽,穿吸汗面料衣服,环境要通风,适度使用爽身粉都是保健之道,汗多时不妨多冲洗几次澡或局部清水擦拭都有所帮助。
尿布疹:勤换尿布减少感染 要如何预防尿布疹?最重要的是勤换尿布,换尿布时最好用清水擦拭,干后擦上保护性油膏(如凡士林、氧化锌),再包上新尿布。当然,如果能暂时让宝宝光个屁股数分钟,让皮肤透透气,那就更理想了。
痱子:好发高温多湿的季节 学名为‘汗疹’,原因是大量且持久的出汗,造成汗管阻塞从而引起此种皮肤疾患。只要保持凉爽,穿吸汗衣服,或帮宝宝泡个温水澡,再擦上痱子粉保持干爽即可。宝宝其实是比大人更怕闷热的,要预防痱子,重点就是衣着宽大、少穿,且环境要通风、凉快或有冷气设备。
异位性皮肤炎:
为一种遗传体质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慢性过敏性疾病,它是一种遗传体质。治疗方面要注意一些诱发因素要避免,例如不穿毛料或尼龙类衣物、少用肥皂、不要过度流汗、降低食入或吸入过敏性抗原;此外,宝宝指甲也要剪短以防止抓破皮、保持心情愉快等等,皆对病情有所助益。
脓痂疹-为表浅性细菌传染皮肤病 :
脓痂疹是一种表浅性细菌传染的皮肤病,好发于温热、潮湿的季节。由于病灶内液体含有病菌,液体碰到那里就传染到那里。在预防及治疗方面,保持皮肤干爽清洁是很重要的。一旦家中有幼儿患此疾病,应尽早就医诊治并与其他小孩隔离。
手、足、口病-为高传染性病毒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病毒感染,大多由克沙奇病毒传染而来(肠病毒的一种亚型),大部份病例发生于六~十月间,好发于十岁以下的婴幼儿。其症状是在手掌、脚底、膝盖、或臀部出现小红点、小水疱。由于口腔内亦会有水疱产生,所以小患童常会因疼痛而不想进食,此时可尽量给些流质食物大部份的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一周内即会治愈。然而其他亚型的肠病毒亦会引起手、足、口病,包括令人闻之色变的肠病毒71型。当宝宝患了此病且没有任何不适时,家长亦不必过于惊慌,可先观察几天;当宝宝出现嗜睡、呕吐或过度的惊吓反射时,仍应迅速就医诊治。
为减少皮肤疾病的传染,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家长参考:
一、平时帮小孩换衣或洗澡时,可稍做检查,看看皮肤有无异状。大部份婴幼儿都会产生某种皮肤疹子,如果没有任何不适时可先观察几天,多能不药而愈;如疹子持续不退或更严重时,仍应找皮肤专科医师诊治并与医师配合,而不要自行买成药胡乱涂抹。
二、婴幼儿皮肤在构造及功能上都未发育完全,所以比成人的皮肤脆弱及敏感。在这高温多湿的夏日,宝宝应尽量处于凉快的环境,并维持皮肤的清洁,以减少传染性皮肤疾患的发生。
四招应对新生儿皮肤病:
1. 注意褶皱部位的清洁和干燥。新生儿汗腺发育不完全,脖子、腋窝、大腿根等褶皱处容易因出汗而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方便。
2. 宝宝的衣物需留意。宝宝穿的衣服不宜过厚过硬,也不宜有纽扣,以防擦伤皮肤;宝宝的衣物、被褥和毛巾应经常消毒。
3. 不可自行上药。发现疹子或斑块时不能自行上药。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擦洗并保持干燥。
4. 宝宝出疹很常见。新生儿的皮肤上不可能一点疹子都没有,爸爸妈妈心理预期不要太高,大部分皮肤问题都是良性的,如果病状较重,则需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